服裝定制至少有幾個方面特征:
一是量身定制,不管采用什么方法,所取得的數據一定是顧客本人的、而且數據中必須包含與顧客溝通所得到的個性需求數據。
二是唯 一性,一人一版,無論是采取何種定制流程,顧客所定制服裝的主人就是顧客本人。未經同意在顧客定制的衣服上隨意打上其他標識和印記(諸如服務商商標、面料商商標等)嚴格來講是不正常的,而只有在適當的地方標注顧客本人的姓名(或縮寫)是正常的。
三是人與人的互動過程。訂制過程一定是“人與人”(顧客與設計師、導購、量體師、營銷師、店長、其他服務流程人員)、“面對面”的溝通和享受專業服務過程。只有這個過程,定制的“服務價值”才能體現出來。
四是顧客體驗定制服務過程。通過定制過程的專業服務使顧客得到了某種提升(專業知識、文化、品位),進而認可定制的服務價值,從而與商家產生和形成粘性關系(熟客、回頭客、口碑傳遞)。顯然,人與“機器”的訂制交互過程不可能具備這一點。
五是訂制品的不可復制性。顧客定制的服裝,即便顧客本人,可以同款、同料、同工藝,但是,只要定制的時間不同,就一定有所區別。
六是服裝定制沒有統一的價格標準,可以因人而異。但是,定制店必須有透明的報價規程,明確價格檔次層級和幅度范圍,并對此有自己的標準解析。
4、定制化和成衣化
西服訂做的小編了解到這是指服裝產業的兩種發展模式,它所對應的是兩種產業鏈形態。二者不是排他性關系,而是互補關系。在我國現階段,服裝定制化處于上升期(盤子還不大),成衣化處于縮減期(規模在縮?。?,但二者始終處于動態平衡狀態。
工業定制發展的速度決定了服裝定制化發展的程度。因此。服裝智能制造對促進服裝定制化具有重要意義。
5、個人定制與團體定制
個人定制是指個體定制,也稱為私人定制。團體定制是群體定制,也稱為“團購”、“團單”。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流程。團體定制前端是招標、量體歸碼流程,后端是成衣化流程。嚴格講與真正意義上的半定制還是有所區別。因為不具備上述服裝定制的幾大特征。
6、服裝定制師職業
服裝定制終端店目前的標準配置是店長、導購、量體、銷售四個崗位。按照服裝定制師的專業能力要求,定制師必須集導購、量體、銷售于一身,也就是要具備三個崗位的專業服務能力,能為顧客提供定制店全流程專業服務。我們把定制師稱為終端店全流程綜合專業服務人才。某種意義上,定制師可以獨當一面。定制師可以勝任導購、量體和銷售工作,可以提升擔任店長。